3.16我们真正在乎的,不过是所爱之人的看法
3.16我们真正在乎的,不过是所爱之人的看法
“什么……代价?” 孟婆望了望不远处的忘川河,继续道:“必须由你亲自跳进忘川河中,并且获得你想取的那朵彼岸花的认可,以及……取了心血以后你的生魂状况会比之前下降一个层次。” 婵皙毫不犹豫地点头,她知道她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只要能够活过剩下的十五天,那什么代价都不足为惧。 孟婆见状,心道果然如此。她在奈何桥上的这些年头,见过太多痴缠的情人,宁愿忍受忘川河中的折损也要留住今生的记忆,宁愿等待上千年再次转入轮回也要续接下一世的缘分。不过同为女子的眷侣倒是少见,也不知曼珠和沙华会给眼前这个女子什么样的考验。 她一边在心里这样想着,一边领着婵皙到了奈何桥边,指着桥下的忘川河道:“生魂入内,一炷香内要回到岸上,否则三魂七魄中的三魂会被河中的亡魂抢食。” 婵皙望着平静的河面,视线聚集在河中盛开的彼岸花上。她听了孟婆的话,点了点头,时间不多了,她必须在正月十五结束之前回到普慈寺中。 所以婵皙纵身一跃,跳入了忘川河中。 孟婆见状点了一炷香。 婵皙没入忘川河水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刺痛,仿佛硫酸的腐蚀,让她痛不欲生。她抬手看了看,并没有溶解,勉强松了一口气。看来孟婆所说的一炷香必须回到岸上就是因为这个了…… 她屏息凝神,努力将注意力从皮肤的疼痛转移到寻找河中的彼岸花,距离她差不多两米远的地方有一株彼岸花开得正好,仿佛冥冥之中的指引,婵皙选择了它。 咬着牙齿,努力往那个方向游去。然而前进的过程并不顺利,即使只有区区两米,她也觉得遥远。 额间浸出的汗水将鬓发打湿,鼻翼两侧尽是婵皙忍耐时溢出的汗珠。 耳边突然开始有了亡魂的哭诉声,尖锐泣血的音调仿佛锐利的针锋刺入她的大脑,让她好不容易集中的注意力有了涣散的迹象。 鼻息间萦绕着彼岸花香,婵皙直觉,眼前触手可及的彼岸花的考验即将开始。 —— 一晃眼,眼前不再是昏暗的忘川河。相反,热闹非凡,众人交谈的声音此起彼伏。婵皙定睛一看,为首站着的是一名服化威严的男子,头顶加冕,动作之间冕旒拂动。 完全陌生的场景让婵皙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大概就是她选定的那朵彼岸花的考验了,只是为什么看起来与她毫不相关? 地上跪着两位相依的女子,一人身着朱红,一人身着柳绿。红衣女子突然出声说道:“我与沙华乃真心相爱,日夜忍受相思之痛,实在困苦不堪,因而才违背规守擅自相见。问世间有哪对相爱的眷侣能够不盼望见到彼此,曼珠以为这是人之常情。” 婵皙闻言一怔,眼前两位就是传说中的曼珠沙华吗?那当下两方的对峙……? 她想到了传说中有一句提及了“因上神的诅咒推入轮回,生生世世不得相爱”,难道就是眼前正在发生的吗? 此时,为首的男子发言:“纵观天地人间,一阴一阳适为相配。你们女子二人说彼此相爱岂非逆天而行,简直大逆不道。何况你们违背天庭职守与自然之律,擅自离岗,造成黄泉路上亡魂逃逸,更是罪上加罪。按照天庭律法与地府守则,判处你们二人永生不得相见,众卿有何异议?” 婵皙本就在读到这一段时倍感愤怒,她正准备出声反驳,却发现眼前所有的人事物都静止了。 耳边响起一道清冷的女声:“如果当时你是我,你会如何应对?” 婵皙偏头,却没有发现任何人。 她当即明白,这就是考验了。 婵皙望着那两位单薄的背影,因为那男子的话而升起的愤怒渐渐平息。她想到了兰因,想到了澹台依叶,想到了木依叶,想到了后面世界里仍会重逢的她,柔声回道:“如果我是曼珠,我会抱住沙华,告诉她我的爱。” 经历了第一世,又阴差阳错地开启了第二世,她终于认清了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她唯一在意的是,将过去错失的爱意在重逢时表达。 隐藏在暗处的曼珠一愣,她大概能猜想到眼前的女子会给她不一样的答案,因为从女子的回忆来看,她也喜欢女人。但真正听到答复时,还是觉得答案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个问题她问过后来的很多人,但从没有一次觉得这样心情震动。 曼珠忍着心中的惊诧,故作淡然地问道:“为什么?” 婵皙想着心中的爱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比不过我们所爱的那一个人,所以他们的任何评判都不足以让我愤怒到忘记那个真正重要的人。曼珠,我们真正在乎的,不过是所爱之人的看法,不是吗?” 爱给人冲破世俗与规训的勇气。 天道如此虚拟,人言也不过是轻飘飘的词句,经不住细看。唯有那个爱的人是具体的,存在的,真切的,生动的。 曼珠心中鼓动,她忍不住追问:“即使明知结局是分开,也会如此吗?” “彼此相爱的那一刻就是永恒。至少,曼珠出现的地方总是沙华,沙华提及的前方必有曼珠。何况,曼珠和沙华即使背负着诅咒,不也拼尽全力在奈何桥上相逢吗,这何尝不是一种相爱呢?” 婵皙说完叹了一口气。她可是迟钝了那么久,才醒悟自己的心之所向,造成那么多阴差阳错……漫漫追妻路等着她一步一步走上前。 世间有情人各有各的烦恼罢了。 漫天的彼岸花簌簌作响,朱红与柳绿两股纯净的能量交缠与半空之上,一时间成为了黄泉路上最摄人心魄的景观,引得桥边的孟婆抬头凝神,看着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异象。 低头一看,点燃的一炷香已经几近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