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书屋 - 言情小说 - 重回俏七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8

分卷阅读238

    方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合适的、符合政策的时机和项目。这些都是后话,除此之外,黄智义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热情接待。

去年他们回来的时候,政府也是非常热情的,一方面是要在“华侨”面前保持热情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想人家能够投资、捐款什么的,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外国人没有,华侨也很吃香啊!当然,还有一层监视就不必提了。

虽然当时黄家没有表现出来投资的意向,但是接下来却主动找了合作社合作。和政府想象的不同,结果是一样的,成功为白云县取得了外汇,如此黄智义也顺利地被认为是“爱国商人”,得到了来自县领导的接见。

额……好吧,其实还是自己人。前面说了,周书记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很大的好处。最新的消息是,因为一些“政绩”,顶头上司要升官了,本来排名靠后的周书记却又很大的希望上位。当然了,这和他找准时机站队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老话不是说了嘛,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周书记兢兢业业在这个偏远县城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作为一个新中国的高材生,他的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却的只是人脉和机会。如今总算是有了这个契机,虽然最终的结果还没有下来,他还是对合作社的事情很上心,在如此高的呼声下,本该由县长接见的华侨也由他来主持。

“黄先生,节哀顺变啊!”在自己简单的办公室里,周书记接待了黄智义。如今的县政府是由原来的革委会改过来的,历史十分悠久,连墙面都成了斑驳的黑色,还好内部装饰比较新,可是一县长官的办公环境还是非常简陋的。

拉起关系来,也算是自己人,周书记也没有耍什么官腔,在例行表达了哀悼以外,就对他表示了感谢,“非常感谢黄先生对家乡经济的支持啊!要不是有你的帮助,合作社那边也没有这么快能打开局面。”

“这不算什么。”黄智义连忙恭敬地回答,从周品正和……杨小姐那边看,他已经把周书记当成了长辈,“请千万不要这么说,我是个商人,也只是为了做生意,大家合作而已。”

“我了解。”周书记和蔼地说,“但是你有选择合作的自由,但是我们没有。因为你的帮助,农民们有了新的发展路子,政府也有了外汇收入,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周书记对黄智义的评价很高,让他受宠若惊。在和义父迁居R国后,他们几乎不怎么跟政府官员打交道。但是家乡的官员,特别是周书记对自己的关怀、还有热情接待都让非常感动,想到自己其实只是出于私心才作出的举动,连资深商人的他脸皮都有点烧起来了。

要不就做一点什么,才能对得起家乡父母官给予的这些关爱……黄智义想了半天,因为看到周书记用的热水壶都还是老式的蔑制外壳,提出了想给机关政府捐献一批用品,却被周书记委婉拒绝了。

这时候的官员,还是很有cao守的。只是在后世的花花世界里有很多人经不起诱惑,被迷住了双眼……周书记认为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平时的待遇已经是最好的了,怎么能再接受捐赠呢?这样的话也太脱离人民群众了。黄智义的心目中则觉得连当官的都这么艰苦,十分不匹配身份……

最后他们没有取得共识,倒是杨小贝听说后提出了一个意见,让大家眼前一亮。

桃花村(韩家冲)小学,今年下半年就要投付使用了,但是到现在为止,连校舍都还没有造好,就更别提那些配套设施。没钱是一个原因,但只是其中的一个。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为什么要建小学。在国家确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基本上学校是都有的,最奇缺的反而的教师。因为最开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实在太少,学校也只能维持在一个很少的水平。比如老爸老妈他们上学都是要走很远的路,到镇上的学校去。

路程遥远,有很多小学生就要开始住宿。这样费用增加,孩子也不能利用不上学的时候帮家里干活,有很多不重视教育,或者孩子不是那块料的就早早地辍学了。所以能够像老爸这样坚持读到高中,又考上大学的孩子才如此稀少。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学校的因素。

如今两个村子合并,算一下学龄期的孩子就不少了。加上这么些年的积累,村里有文化的人也能扒拉出来几个可以当老师,村长是个有成算的,就打了报告要求建村小学。教育局和镇上都批了,公办教师也可以派一位,但是这个资金嘛……

村长靠着集资、摊派,筹了一笔钱,搞建设的小工和泥瓦匠都是免费出工,就这样磕磕绊绊地也还没有把校舍建好,最近还因为没钱停工了。杨小贝知道后本来还打算出这笔钱的,这下正好,有一个拼命想出点钱送点东西的人凑过来,那还说什么,赶紧介绍过去啊!

这下大家都十分满意。黄智义觉得捐献一座学校太有意义了,这里是义父的家乡,用他留下来的钱建一座小学,以后孩子们都能够受益。虽然义父没有亲生子女,但是以后村里的孩子们都在他的学校学习玩耍,就跟的是孩子一样啊!

他之前怎么完全没有想到呢?黄智义想,杨小姐果然是不同寻常的……

其实杨小贝也有一个疑惑,在后世也有一些台岛老兵陆陆续续回到家乡寻亲。有的留下一笔钱给亲人,有的捐了一条水泥路,还有一位捐了一笔钱给村里,可惜村民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据说都被村官们私吞了,那位老人很伤心,再也没有回来过。

可是每个村破破烂烂的小学就是没人捐赠,一拖半年的民办老师工资也没有人搭理。也许学校没有那么显眼,也许被大家都遗忘了……总之,真正需要关怀的一直没有受到过资助。孩子们还是待在四处漏风的教室里上学,老师们也都是啃着咸菜上课。

如今黄智义有这份心想做点事,那正好可以捐赠一座小学啊!还可以用黄叔的名字命名,嗯,就叫“黄氏小学”,多好!

第254章学校

这项提议收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此之前,还真没有人想过捐建学校这回事——和经常在新闻里看见某某捐赠了几所学校的杨小贝不同,在这个时代,大规模的华侨返乡还没有开始,而本地人的心目中,建学校那是政府的事,是当官的要cao心的。

事不宜迟(学校都已经停工了),黄智义在桃花村易支书的陪同下考察了学校,并且签订了捐赠协议。这份协议后来被高高地挂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