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书屋 - 耽美小说 - 鱼不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0

分卷阅读150

    在何处也有关系。

在山里的就拜山神,在水边就拜河神。

用不着上香,只是跪下来叩几个头,准备一个火盆放在家门口,跨过去就算消了晦气。

家里有钱的,心里就不定了,不止要烧香还要拿出一笔香油钱,用来点长明灯,让僧人日夜念经庇佑。再折腾一点的,还要请和尚跟道士来家里做法事。

基本上想要看见星孛也不容易,夜里大家都在睡觉,基本天黑就不出门了。

而上元夜民间是有灯会的,也不知有多少人看见了星孛。

皇帝更是恰好在饮宴群臣,人齐全得很,就算大家一起装瞎,可是事情发生了,难免要在心里嘀咕。陆璋得位不正,各类谣言本来就很多了,现在又添一条。

道士用手指了指头顶,叹口气说:“……就迁怒了钦天监,说没有事先上报。”

刘澹还不觉得有什么,孟戚却笑了一声:“这齐朝的钦天监也是倒霉,星孛出没不定,如何上报?天狗食日倒还能算一算。”

孟戚在楚朝做国师,当时钦天监也由他掌管,对这些玄之又玄,容易被方士拿来做文章的事,他再了解不过。

甭管是星孛,还是日食月食,都可以是“君王无道”的象征。

少不得要下条罪己诏。

所谓罪己诏,就是在大家乱说乱传之前,先把事情定性了,就是这个错误导致的。其他错都是瞎说,没有的。

荡寇将军刘澹知道皇帝发怒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平州秋陵县地动了。

这个消息很有可能还隐瞒着,寻常百姓甚至官员都不知道,星孛一出,朝野动荡,这件年前发生的天灾还不知道要被怎么议论。

墨鲤若有所思地离开了皇陵。

“孟兄,你说青乌老祖会利用星孛的传言吗?”

“自然,不止是他。江南的宁王、吴王、庆王,以及西南的天授王圣莲坛都会随之而动,就看陆璋能不能把朝野的非议都压下去。”

孟戚负手而行,四面无人,他用不着收敛气息,走得自在极了。

墨鲤从行囊里翻出地图,边走边说:“藏风观的位置跟去太京的方向不顺路,要绕行一程,要不要去看看?”

“大夫不想去吧。”孟戚笑眯眯地说。

墨鲤的手一顿,头也不抬地问:“何以见得?”

“先是在县城里看到道人观察一看,走到皇陵也不忘看一看,如果真的打算去藏风观,何必在路上费事,直接打上门不就好了?”

“……不错,我们的目标还是厉帝陵。”

墨鲤把地图放回行囊里,手掌忽然一顿,摸出了一件东西。

那是一把暗紫色的软剑,原本是可以当做腰带使的,现在盘成了一团,倒像是什么驱虫的烟饼。

这柄剑是孟戚的,除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们交手比试的时候用了,后来都没有拿出来过,等到孟戚变成沙鼠,这柄剑就跟衣物一起被墨鲤收了起来。

现在墨鲤将软剑丢还给了孟戚。

“这是何必,大夫就替我收着吧!”孟戚一本正经地说。

“你还要变成沙鼠?”墨鲤疑惑不解。

人变成沙鼠之后,衣服可以随便丢,剑丢了就亏了。

这柄软剑一看就不是凡物,可能不比金丝甲的价值低。

听了墨鲤的话,孟戚神情有些异样,像是哭笑不得。

“……大夫没有仔细看过我这柄剑?”

“他人之物,我不会乱动。”墨鲤理所当然地回答。

武林高手对稀世兵刃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吗?孟戚觉得这很匪夷所思了,可他再转念一想,墨鲤根本就不是一个武林中人他是大夫,可能对金针银针更感兴趣。

孟戚挫败地把软剑收了起来,墨鲤看着他,依稀觉得这柄剑上可能有什么花样。

剑的材质?

剑的模样?

如果不是为了炫耀兵器,什么样的情况,才会让人硬把武器塞给另外一个人收着?难道是冒充前朝国师的时候?

孟戚可以恢复前朝国师的长相,墨鲤只要戴着斗笠穿上披风,手持这柄软剑,没准会被错认为孟戚。这种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吓人的主意,是从空空门的李空儿那里得到的启发。

墨鲤摇摇头,郑重地说:“孟兄,我不会用剑。虽说武功高到一定地步,什么兵器都可以上手使,可是在高手面前还是会露馅的,据说青乌老祖武功极高。”

“啊?”

孟戚眼神茫然。

两人沉默地对望,迅速明白自己跟对方想岔了。

“大夫,我们如此没有默契吗?”

“……沙鼠跟鱼一个挖坑一个游水,能有什么默契?”

“我们不是山灵吗?”

“上云山在太京,歧懋山在平州,相隔多少里来着,我算算。”墨鲤作势要去拿地图,孟戚连忙把人拦住,抢过行囊背着就跑了。

墨鲤也不急着去追。

——钱袋在自己身上,孟戚能跑到哪儿去?

墨鲤把刚才关于假扮国师的猜测全部扔掉,继续想那把剑有什么花样。

暗紫色的软剑……

老师说过江湖上有这样一把剑吗?

墨鲤不紧不慢地走着,他从史书上想起,把鱼肠、纯钧、泰阿、万仞通通捋了一遍。

“嗯?”墨鲤忽然心里一动,话说陈朝有位铸剑大师,喜好铸造不同一般形质的剑,曾经遵照古法铸过春秋诸侯的礼剑,奇长无比,很不实用。

铸过短得不能称作剑的匕首,也铸过半截儿的剑。

可谓奇思妙想,只满足铸剑师,完全不管用剑的人顺不顺手。

这位大师平生有两件杰作,一名“雁回楼”,说是短剑不如说是暗器,丢出去剑身划个半圈还能够自己回来。

另外一柄是软剑,其名为“衷情”。

据闻其剑又轻又薄,冷得像是秋日清晨结在帘幕上的薄霜,剑身上的纹路仿如女子画出眉黛,十分好看。出炉之日众人围观,有人脱口而出,像是当年教坊传唱的一首小令。

铸剑师欣然把曲令词牌名篆刻到了剑身上,故而剑名“诉衷情”,后世一般称作衷情剑。

剑虽好看,但经历十分坎坷,跟铸剑大师其他作品一样,没什么人喜欢用。后来流落到了江湖中,由天山派掌门所得,才发现这柄软剑非常适合内家高手使用,这位掌门很有侠义心肠,又是个闲不住的,他踏遍千山万水,遍访名山古迹,衷情剑也随之扬名。

然而他在乘船渡过青江的时候,有仇敌伏杀,他虽杀退了敌人,但右臂受到重创,佩剑落入江中,从此不见踪迹。

那已经是两百年前的事了。

江湖上不知所踪的武器多了去了,很多只有一个名字,长什么样已经没人知道了。

所谓“黄沙埋赤骨,青江葬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