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书屋 - 经典小说 - 今天安利什么呢在线阅读 - 我的情人是音乐:按下播放键的8种方式,30年简明听音史

我的情人是音乐:按下播放键的8种方式,30年简明听音史

    

我的情人是音乐:按下播放键的8种方式,30年简明听音史



    在将近140年里,大约前70年的时间都在酝酿着一项革命性发明:黑胶唱片。早期录音装置是圆筒形的,只能录8秒。1887年有了圆形的盘面,1891年美国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唱片,35年后第一台电唱机被发明出来。能录制较长时间的密纹唱片(Long   Play,LP),也就是现在依然通用的每分钟33又1/3转标准的唱片1931年试验成功。1948年,通过几轮技术革新后,终于实现33又1/3转唱片批量生产,从而取代每分钟78转的老唱片。

    电台广播的出现加上黑胶唱片的量产,使得音乐人的作品可以被广泛复制,脱离音乐人本身走入千家万户。在意大利导演费里尼1953年的影片《浪荡儿》(I   vitelloni)中,时髦的年轻人把便携式黑胶唱机放在路边,搁上黑胶唱片,在马路上欢乐地跳起舞。

    黑胶的诞生和传播激发了流行音乐史无前例的大爆发。早年只是在自家田埂上歌唱的黑人,带着一副好嗓子走进录音室。黑人音乐、白人音乐、不同民族的音乐被第一次记录和传播,互相融合,膨胀出巨大的音乐产业,并催生出全新的音乐类型:摇滚。二战后茫然不知所措的年轻人找到了全新的发声方式。

    不过黑胶之风在我国被阻截了。虽然早在1903年中国最早的录音室就在上海诞生。1908年,法国百代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唱片公司之一:东方百代(Pathé   Orient)。1917年百代在上海建成最早的黑胶生产工厂,一度推动了老上海流行音乐的萌发。然而此后租界消失,几番战争加上饥荒和文革,使得我国的文化出现断代,经济条件曾经不错的家庭也几乎不可能在过了那个年代还能保留着电唱机和黑胶唱片。村上春树那种伴随着爵士黑胶唱片成长的生活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一种奢望。

    改革开放后率先带着大量港台地区和国外音乐进入我国的是卡带(Compact   Audio   Cassette,又称盒式录音带、卡式录音带),并一直走红到90年代末期。

    卡带是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的。相较于黑胶上的凹槽一次成型不可更改、自制起来不方便、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等问题,卡带都有解决方案。卡带具有小巧便携的特点,后来还发展出可反复擦除和录制的款式,为个人录制声音提供便利。索尼1979年发明的Walkman让每一位小青年可以一整天都被音乐包围。手提式录音机让公园里充满欢声笑语。每所学校,每家国有企业,都需要用录音机来播放音乐。手提式双卡录音机和收音机、电视机、缝纫机等家电一起成为80年代末小康之家的必需品。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2015)中,1999年的山西,在迪厅跟着Pet   Shop   Boys的《Go   West》起舞是小城市人们最大的娱乐。

    当时获取信息是很艰难的,所以每一盒卡带都弥足珍贵。加上Walkman只有快进到底的功能,切换到下一曲并不方便,听者需要特别耐心地一卷一卷听完每一首歌曲。在A面结束时像仪式一样隆重地翻面。那个年代的音乐少年都有翻录卡带和修复打口卡带的经历,难以忘怀TDK、索尼等品牌。

    卡带非常不耐cao。通过双卡录音机翻录音乐难免要面对多次拷贝后声音失真的问题。一盒卡带可以听的次数有限,甚至可以在一两年内就出现容易卡带、声音有偏差的情况。录音机本身也会因为老化而变得转动不匀速或者速度偏快偏慢,导致声音发生细微变化。如果说黑胶唱片会因为播放和保存问题而磨损,卡带则是速朽的。几十年前78转的黑胶现在还能播放,而一盒你特别心爱的卡带如果每晚睡前转上2圈,则可能在你依然与这盒卡带处于热恋状态时就已经可以听出声音的变化。

    这是模拟时代的尾声。数字时代不能放会直接听到卡壳的声音或者一片空白。而卡带除了卡住,正常播放的时候也可以感觉到声音的细微变化。这是数字时代不再具有的温情魅力。发生在1967年的《严肃的人》(A   Serious   Man,2009,导演科恩兄弟)里,小男孩上课用盒式录音机听音乐,被老师没收录音机并训斥一番,配合Jefferson   Airplane当年热门金曲,被卡带带入另一个世界的男孩,迷恋循环和重复的青春——这一国外60年代的景象我国要推迟到90年代才发生。

    现在主要是一些对音质有特殊追求的专业录音人员还在使用卡带或类似原理的传统录音设备(当然并非普通卡带),比如MONO的吉他手Taka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就提到他们新专辑制作人Ateve   Albini“用起模拟磁带就像一位魔术师”(参见采访:MONO吉他手Taka:艺术需要能直面自己)。传奇制作人Ateve   Albini认为互联网威胁到了传统录音方式。美国独立厂牌Polyvinyl   Records至今都在坚持发行卡带纪念版。对独立厂牌来说,卡带代表着独立姿态和难以忘怀的岁月。

    逼得黑胶在1990年发生断崖式销量下滑、迫使卡带退出历史舞台的最主要敌手是CD。1982年,飞利浦和索尼联合开发的CD(Compact   Disc)诞生,同年CD播放器问世,1985年早期数据存储设备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出现,1988年,企图取代空白卡带的可录光碟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诞生。

    CD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人CD很好地衔接起了人们从实物载体到数字音乐的过渡,填补了对数字音乐井喷式的渴望。

    CD既可以当实体音乐媒介用于常规播放,又兼容家用电脑使用,一次购买可以拷贝到电脑里、复制到刻录盘中。遍地开花的刻录盘和更快的刻录速度,让音乐爱好者不必再盯着看卡带旋转。虽然你大一时刻录的光碟到大四时可能就已经无法播放。2004年,刘强东正是从在大学里贩卖刻录光盘开始起家,做起了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品之一:京东商场。

    在中国,CD和卡带的并存从80年代一直持续要90年代末。1991年诞生的MD(MiniDisc)定位可读写的便携式数字碟片,起到一定搅局作用,但不影响大局。那时的有声音乐杂志都会同时发行卡带版和CD版。一些人仅凭翻录国外媒体材料就可以挣钱。

    那时的CD价格数倍于黑胶。而顶着学英语的名头,每位少年少女都有CD机,在碟贩那里可以淘到整个宇宙。当时的人们追随最新的音乐,并不纠结于所谓的模拟音质和数字音质的区别。人们被便利性吸引,被打口碟带来的浩瀚宇宙所吸引,肆无忌惮地探索起新音乐来。

    王莫之的《现代变奏》(有闲阶级的上海迷幻)就记录了上海音乐爱好者获取打口碟的奇妙故事。在西宫门口鬼鬼祟祟接头拿货,在虬江路堆积如山的废弃电子产品中一顿淘,用电话线上网,在网络论坛上艰难地交流秘密接头地点。前一天还在大自鸣钟私会的碟贩子,次日就出现在社会新闻中,那些“精神食粮”被执法人员一箱箱地取缔,“文化导师”碟贩子垂下了高昂的头。一家有品位、有最新欧美专辑的碟店就是一个文化据点,代表着文化潮流。当年的音乐杂志上会盘点每个城市的碟店位置。每所有文化的大学附近都会有碟店,比如复旦大学附近的2046。这些音乐爱好者还挑三拣四,从带着一道废品标志创伤的打口碟,到没有任何破损的原盘,从垃圾倾销货到正宗走私货,甚至人rou新鲜带回高价未拆原版碟。坊间传言最早一批碟贩子都买上了豪宅,不过后入伙的碟贩子却随着CD市场迅速陨落和国家的打压而不得不转战淘宝。在2015年伊朗影片《出租车》中,盘贩躲躲闪闪走街串巷贩卖着盗版光碟,号称你们这些搞文艺的都要靠他们,否则什么也看不到。碟贩自己翻录了CD,然后像塞黑色小广告一样向路人推销专辑。这与当年的我国是何其相似。每个压抑的地方、资讯不发达的地方都有灰色地带。时至今日,上海闹市区还有功放播着Norah   Jones、Kenny   G的小贩,向不懂网络的老年人兜售刻录光盘。

    1981年24小时播放音乐录音带的MTV电视台开播是推动声画同步事业大幅前进的主要推手。从此每首流行金曲必备MV。随着已经走入每家每户的彩色电视机,音乐变得需要目不转睛地去看去观赏。英国导演贾曼认为MV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视频作品的表现力,他迷恋于跟着节奏做超级快速的剪辑。在短短几分钟内可以毫不顾忌剧情,做一次非常纯粹的视觉实验。这看上去更像那些美术馆里的视觉作品。他为The   Smiths、Pet   Shop   Boys等著名英国乐队拍摄MV,典型作品比如1986年为The   Smiths拍摄的《The   Queen   Is   Dead》。

    很多和他一样尚未在电影圈站稳脚跟的年轻导演也开启了与音乐人互动的全新合作。早年MV导演并不是一个多么高级的工作,也没有针对MV颁发的奖项。如今一些人依然会用“拍得像MV一样”来形容没有剧情推进只会秀脸、使用配乐没有节制的电影导演。MV被认为是80到90年代流行音乐无序膨胀的罪魁祸首之一,帮助一批长得好看、舞跳得好的人招揽到超出其音乐实力的名望和收入。

    随着电视机在中国普及,影像狂欢也进入了中国。1994年MTV台在香港改组为Channel[V],1995年落户台湾。以李霞、张峥为首的第一批传播国外音乐的华语VJ撑起《天籁村》、《MTV光荣榜》等MTV中国区的节目,肩负起了海外音乐普及工作。本土广播电台也开始播放欧美音乐,并涌现出一批著名DJ和文化评论人。这也是最后的中心化内容传播时期,每周定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

    1993年,VCD(Video   CD)诞生,影像步入数字化,还催生了美亚音像这种以售卖和出租正版音像制品为主营业务的音像连锁店,2001年鼎盛期在上海开店200余家,会员百万。而美亚音像随着实体媒介的衰弱而迅速消亡,到2005年已难觅踪迹。

    诞生于1987年的MP3,与《通俗歌曲》是同龄人。此后多年间,这种音频压缩格式逐渐打败了各类音频压缩格式,成为音频压缩的标准格式。

    整个过程起先进展得很缓慢,国内当然更不必谈。1994年网景浏览器诞生时我国大部分普通百姓还从来没见过家用电脑。1995年,美国目前最大的在线独立音乐杂志Pitchfork上线,Pitchfork日后成为了新时代另类音乐界的《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当时是游离于国人视线之外的。1992年创刊的《音乐天堂》还没迎来自己的销量最高峰,而独立音乐方向的标杆《非音乐》要到2001年才创刊。自1986年崔健唱响中国摇滚第一声后,我国还处于通过杂志这个媒介在华夏土地上进行音乐文化二手、三手传递的状态。

    而在国外,早年小水管一样的网速、尴尬的存储容量、匮乏的音乐资源也阻碍着音乐通过网络传播。后来先是有了兼容所有常见音乐格式的播放器Winamp,又随着第一个应用点对点网络(P2P)做大做强的在线音乐分享服务Napster的走红而发生重大变革。

    1999年诞生的Napster让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音乐共享给别人,又同时可以下载别人的音乐,而这一切全部是免费的。后来Napster的开发者又创立了Soulseek,这些P2P网络服务带动起了第一批企图走出去看世界的音乐爱好者。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挖掘到打口碟市场并不存在的小厂牌所出独立音乐专辑以及历史久远的专辑。

    到2004年,我们又有了BitTorrent(BT)。那些有精力搞下载的音乐爱好者组织起各色论坛和博客,在各种网盘上传这些免费下载而来的音乐,进行再次传播。在2004年前后,出现了国内最早的后摇和纯器乐音乐博客、可能是覆盖面最全的英伦论坛全体集合、资料齐全的摇滚年、最早的华语电子杂志比如灰尘音乐、下载论坛花边下等等。各种本来较为小众的音乐流派有了自己的专属聚合地。那会儿各种全集横行,如果喜欢一支乐队,你可以找到乐队所有的专辑,附赠各种乐迷私自录制的Bootleg。每一位向P2P提供文件的用户都在将自己变成百科全书,贪婪地越聚越多。大家还通过Soulseek交友,网状传播信息。

    在CD时代,除去私人分享,人们通过在音像店试听或者仅凭在广播台和电视台播放的主打歌曲好坏来决定是否购买整张专辑,这也造成了流行歌坛主打歌曲特别用心,而其他歌曲多少有点注点水的畸形状态。而在MP3时代,听者有了更多选择权。甚至于大家都知道一张专辑有发行时间和流出时间两个时间,流出时间有可能早于发行时间。还有一些专门监控流出时间的网站。互联网的免费共享精神带来的隐患就是音乐人收入大幅减少。

    其实早在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就已经出台,但是一时半会儿又没有好方法阻止用户下载。狡猾的硬件厂商、版权所有人、出版商炮制出数字权利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比如为正版音频CD加密,制作成不可翻录的格式,或限制光盘的读取,但这反而为用户增加了不购买CD的理由。时不时还传出有人因提供非法下载而入狱的新闻。这激起罗宾汉们的反对。他们不相信唱片公司将版税收入合理地交给了音乐人,也不相信加密技术牢不可破。2006年瑞典甚至冒出一个海盗党支持互联网共享。

    最终谁想到呢,扼杀下载的不是法律,而是比下载更省时省力的听歌方式。

    使得局面有所缓和的是2001年苹果推出的音乐播放器iPod和配套的下载平台iTunes。这是第一个具有海量曲库、提供从音乐获取到放在设备中聆听一体化服务、能让愿意付费的用户放心买买买的平台。实体唱片有地域局限,而iTunes跨越国界。iPod让苹果重新崛起,iTunes下载量成为衡量音乐人受欢迎程度的标志,Billboard不再成为绝对权威。2010年,Arcade   Fire的专辑《The   Suburbs》六成收入是iTunes下载带来的,而非CD销售。Arcade   Fire并未签约主流厂牌,他们通过与多媒体艺术家Vincent   Morisset长期合作、与Google合作互动多媒体网站和小游戏、在Facebook上互动、通过iTunes来销售,这让他们能直接抵达用户耳边,成为第一支拿到当年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的独立乐队。

    在有损压缩风靡的时期,无损压缩相伴而生。1997年,高级音频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AAC)的采样率已经超过了音频CD。2001年,自由无损音频压缩编码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诞生,其音质超越CD,搭载高端耳机音响无压力。这是当时以128kbps、192kbps音质为主流的MP3达不到的,以牺牲音质换取文件变小的MP3在较好的音响设备上会露出马脚。各种低配山寨MP3、MP4播放器和无损播放器同时存活,满足不同的需要。不过MP3发展到320kbps及以上后和FLAC听起来差不多。如今音乐人在付费下载平台和黑胶唱片中会同时附赠无损和高质量MP3下载。

    不过iTunes的崛起和我国听众关系不大。我国主要是负责制造大批廉价MP3播放器。

    2000年网络电台Pandora出现。它会根据用户喜好推荐歌曲,用户付费订阅即可收听,如果喜欢再去购买歌曲。Pandora用算法来承担广播电台推荐音乐的重担。MP3和无损压缩解决了听音乐的地域限制,解决了音乐载体的问题,电台则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原本是被电台灌输音乐,现在如果喜欢某一类型音乐,则可以无限遨游,听得越多,猜得越准。互联网人以自己的习惯性傲慢开始塑造一个全知全能的形象,送菜入口,各家音乐平台标配的“猜你喜欢”经历了多个演变阶段。早期是简单地根据用户收听和点击情况推送匹配的同类型、同音乐人音乐。2004年出现播客Podcast,穿插展开了一轮颇为复古的电台节目网络化浪潮,大家可以自制Podcast电台,通过订阅来收听节目。

    人的关系在音乐推荐中的重要性被挖掘,Spotify、Rdio、豆瓣电台等挖掘朋友间的数据,通过last.fm交友曾经很热门。2002年创立的last.fm让用户只要安心听,记录海量数据后为您发现您和他人的共同喜好,以及还有哪些与您喜欢的乐队相似乐队。这一切变得很有趣,用户一下子有了一个数据报告。各种大数据、黑科技插足音乐界解决痛点。Shazam(诞生于1999)和SoundHound(2005)更是具备10秒内帮你识别出你所听到的歌曲是啥歌的技能。

    人们的懒惰总是让自己都难以想象,有了大数据后,通过场景推荐音乐变得最为热门。人们告诉移动设备上的APP我在跑步,便会有音乐推送出来。国内的典型产品比如网易云音乐。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而不是守着各种排行榜来发现新音乐。他们会以无偏见的态度去接受大咖小牌,对他们来说都不过是红心和跳过的区别。专辑的概念被淡化,人们也不再需要忍受,一言不合就切歌,且不再回头。

    2008年成立的付费流媒体订阅平台Spotify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你可以导入自己电脑里的音乐,直接搜索指定音乐,也可以享受Spotify上的歌单和推荐服务。Spotify根据用户收听次数向各种版权所有者支付版权费用。虽然不少音乐人事后发现这种点击付费的模式还不如贩卖CD挣钱。Taylor   Swift便愤而撤下自己在Spotify上的音乐。而Spotify抱怨绝大部分收入都给了版权方,始终入不敷出。Spotify都举步维艰,更不要说其它后起之秀。2010年成立的Rdio界面更美,曲库也丰富,却由于没有享受到红利,已于2015年倒闭。

    从2007年存活至今的国内最早的音乐平台虾米音乐在2013年被卖给了阿里。并迫于国家版权局颁布的未经授权音乐作品全部限期下架的规定,依靠用户上传歌曲建立最初曲库的虾米大量下架音乐,其他盗版横行的国内音乐平台QQ音乐、豆瓣音乐等也纷纷大批下架无版权的音乐,致使用户严重流失。这就更不要说早已倒在版权费面前的Jing.fm等独立电台。

    在这种局面下,Spotify开始自己找音乐人合作,为Spotify专门创作适合不同场景聆听的音乐,iTunes经常有独家下载,网易音乐尝试和国内音乐人合作搞首发,豆瓣成立了自己的独立厂牌大福唱片,被版权所有者卡住脖子的流媒体平台纷纷从内容源头入手,企图翻身。

    在听众选择音乐的途径增多的同时,音乐人也在变着法儿推销自己。2003年上线的Myspace曾经是其中翘楚,音乐人可以上传有限数量的新歌试听,甚至开放下载。当时绝大部分乐队的CD上都会印上Myspace地址,而星探在Myspace上挖掘出Lily   Allen这样的歌手。但Myspace在人气更旺的社交网络Facebook崛起之后迅速陨落。

    现在一个独立音乐人要销售自己的专辑,需要在Facebook和twitter开设账户,发布消息,与歌迷互动,有空一点的用Tumblr写写博客。在Soundcloud发布试听,在Mixcloud做混音,在Bandcamp上提供完整试听、付费下载,以及实体唱片购买服务。有钱的主甚至可以像Radiohead、Bj?rk、Animal   Collective那样自主开发APP。来个众筹也是没问题的,但其中Bandcamp最为重要。

    2015年惘闻曾在他们的版权维护声明中说“在中国8张专辑的所有版权收益,还不敌2014年《八匹马》1张在Bandcamp上的收益多”。成立于2007年的Bandcamp已经成为绝大部分独立厂牌和独立音乐人的集散地,先听后买,为死忠粉丝提供了直接把钱交给音乐人的机会。

    这些狂热的年轻音乐爱好者还带动起了新世纪黑胶复兴。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统计,从2008年起开始抬头的美国黑胶唱片销量2015年达到4.16亿美元,超过当年Youtube、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广告点击和付费订阅收入总和,是1988年之后首次超过4亿。也就是说,黑胶的销量恢复到1988年、1989年、1990年三连跳坠入销声匿迹那个黑暗阶段的最初期。谈复兴太早,只是退潮之后露出了铁杆消费群体基数。卡带近年来也有复兴的苗头,但量实在太小,还有待观察。

    黑胶作为最后幸存的实体媒介还是平面设计师发挥特长的最后一片天地。还炮制出一年一度的唱片店日纪念活动(Record   Store   Day,始于2007年),这一天会发行仅在唱片店售卖的特殊版本黑胶,旨在把听众带回到唱片店。Liars在《Mess》(2014)特别版黑胶盘面里装入毛线,The   Flaming   Lips《The   Flaming   Lips   and   Heady   Fwends》(2012)限量版中充满了量大到可以流动的血液,血样来自Wayne   Coyne、Neon   Indian的Alan   Palomo、Ke$ha、Nick   Cave、Erykah   Badu、Coldplay的Chris   Martin。

    去中心化的网络传播模式省去了音乐人跨区域宣传的成本。巡演加顺便卖专辑成了最为稳定的一笔收入,各种Club、派对、音乐节风靡全球。Youtube等视频网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直播成为新一代音乐节的标配。2010年创立于伦敦的在线直播品牌Boiler   Room走红网络。

    在这个iPad拿上台和钢琴同台演出的时代,电子音乐的制作变得空前好入手,卧室音乐人一抓一大把。许多只会按按电脑的DJ登上舞台。再通过电脑制作一些影像,一场酷炫的电子演出就能凑出来了。Kraftwerk办起了3D效果演出,优秀的VJ成为香馍馍,技术的革新让现场演出变得比过去更花哨,成功吸引到更多受众。电子音乐在这个科技时代成为iTunes、Spotify等平台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应运而生非常适合派对环境的便携式防水蓝牙音响,从电子乐诞生初期到合成器都有了iPad版的今日,科技想方设法满足年轻人跳起来的需求。